240 nm,深紫外有新研究进度

UVLED风向 · 2024-01-24

行家说UV 导读:

近期,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黎大兵、孙晓娟研究员团队研制了波长为240 nm的深紫外micro-LED,并通过侧壁工程提高量子效率及光提取效率,实现了峰值光功率提高了81.83%。

根据研究结果显示,首先,针对240 nm深紫外micro-LED TM光占比高、光提取效率低的问题,提出倾斜高反射台面增强侧壁光提取的方法,通过30°角倾斜台面侧壁及侧壁处Al反射结构设计,实现了micro-LED尺寸从50μm缩小到25μm,光提取效率提高了26.21%。

加入UV LED群,可添加岑夕(cenxitalk)

其次,针对短波深紫外micro-LED电流在台面边缘集聚的问题,提出通过延长发光台面侧壁总周长的方法缓解电流拥挤效应,通过micro-LED阵列化、小型化,进而增大侧壁总周长,提高了电流分布均匀性,降低局域化自发热,最终实现了随着micro-LED发光台面半径尺寸从50μm缩小到25μm,电流为9 mA处的外量子效率提高了145.86%,峰值光功率提高了81.83%。通过控制micro-LED阵列中单颗micro-LED的光强及曝光时间,可以制备不同形状的3D掩膜图形,该方法的优势是无需掩膜版,且可以任意控制不同微区的曝光剂量,进而一次性制备所需的3D形貌,极大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,并可制备复杂结构三维形貌。

另一方面,深紫外micro-LED由于调制带宽高、小巧轻便,且深紫外光不受电磁屏蔽影响,在非视距保密通讯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。此外,深紫外micro-LED可以制备图形化杀菌光源,根据伤口的形状发出特定图案的光,应用于手术机器人或手术过程中自动杀菌装置。

来源:综合整理、半导体学报

END

延伸阅读

一年收购2企,涉及这家UV LED固化巨头

产量超过80%,Crayonano UVC-LED有新进展

行家说UV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